农民发明家自制投饵机

  鱼塘投撒饲料喂鱼靠机器,汉中美味小吃热面皮的加工不再上锅用笼屉来篜,取而代之的是机器,只要你把电钮一按,它们个个都有绝活。而这些简单实用的发明,并不是出自科班出身的专家教授,而是我陕西宝鸡陈仓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。

  农民发明家自制投饵机

  这位农民发明家叫李锋周,今年40岁,住在宝鸡市陈仓区东关街道办太公庙村,别看他是一位农民,可干得却是专家教授的活,因为,目前他已有了八项发明专利。

  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村民李锋周:最早的那个发明,就是咱们那个程控自动投饵机。

  记者:这是用于养鱼的?

  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村民李锋周:这个是大米面皮机,下来就是咱们那个,还是这个和面洗面机。

  在陈仓区太公庙村,提起李锋周,村民们大都会有这样两个评价:一、这人心灵手巧,脑子好使;二、不安分守己,爱琢磨、鼓捣农用机具。

  李锋周:最早的时候就是,从那个投饵机开始的。

  20年前,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李锋周回到农村,跟着父亲经营着家里的鱼塘。年纪轻轻,每天给鱼塘投撒鱼饲料的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。

  夏天是鱼生长的关键时期,投撒饲料最为繁忙。可是,30亩鱼塘,一把一把地撒下来,的确是个累人的活,没几天李锋周的胳膊都痛得抬不起来了。

  李锋周:一次就要喂一个多小时,将近快两个多小时,然后特别吃力。

  李锋周的父亲李栓柱:我就说,有个啥东西把人能代替一下就好了。

  就在李家父子为投撒鱼饲料而头疼的时候,一次偶然的机会,触发了他们父子的灵感。

  李锋周的父亲李栓柱:给鱼熬药,熬药过程中鼓风机倒了,就把沙子吹起来了,沙子吹起来了,我说,哎,把饲料还吹起来了。

  李锋周的父亲李栓柱随即抓了一把鱼饲料,放在鼓风机风口处,结果鱼饲料被吹出去好远。父子两一商量,决定试着做一台专门用来喂鱼的投饵机。

  李锋周:然后就用这个风机,咱们看能不能用风机把饲料给它吹出去。

  李家父子发明了喂鱼机,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的村庄,一些养鱼户都来一看究竟,宝鸡市陈仓区水产养殖站的站长高宝印现场观察后,下了这样的结论:投饵机不但省人省力省饲料,而且大大增加了鱼的出塘量。

  宝鸡市陈仓区水产养殖站原站长高宝印:节省饲料的话,每斤鱼能节省0.2公斤鱼饲料,产量的话这个一亩地的话,由过去的五六百斤七八百斤,最起码能生长到1600斤。

  第二年,李家父子一边养鱼一边推出了自己发明的投饵机,没想到一投放市场,就受到了养鱼户的欢迎。

  李锋周的父亲李栓柱:等到第三年起我就一边喂鱼,一边还卖了100多台机子。

  推销投饵机过程中,父子俩才发现,他们发明的投饵机在整个西北地区还是第一家。于是,他们试着申报了发明专利的申请,结果,当年就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,这也是他们的第一个发明专利。从那时起,李家父子一边推销投饵机一边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改进,并且,把鼓风机投饵升级为程控设置的甩盘式投饵机,相继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。而这时,全国各地投饵机竞相上市,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,父子俩又开始琢磨新的发明。

  制作热面皮不用手 米皮机一天可做千斤米皮

  李锋周:2003年开始我们到汉中,去推销那个投饵机的时候,早晨吃早餐的时候,看到人家都吃热米皮,当时在吃的过程当中,我和老板交谈了下,我说老板你这个米皮是用人工做的还是机子做的?他说这个都是传统的,都一千多年了,现在还没有机子做,都是人工做,我一边吃一边想,我说能不能做一台机子。

  回到家后,李锋周立即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图纸。一个星期后,一台设想中的米皮机制作图纸完成了。

  李锋周:最难的就是怎么样,在快速加热的同时,把生米浆水把它烫成熟的。

  图纸设计好了,可是,用什么来把米浆快速加热变熟呢?李锋周想到了电炉丝,可是试了以后,发现效果不理想。为了寻找到理想的加热器,他从宝鸡赶到西安,在几个电子市场找答案,一个偶尔的机会,让他看到了希望。

  李锋周:无意当中,从一个厂家路过的时候,他们是做那个塑料模具的,然后塑料从这个机子挤下去之后,然后通过外面这个加热,直接就是给它成型了,就是这个东西,他说你大概做多少功率,我说咱们现在也是刚试验,也不知道多少功率,他说我就先给你做800瓦的吧。

  拿着加热器,李锋周如获至宝,可是,当他将加热器安装到米皮机上,把米浆灌进去后,出来的却不是米皮。

  李锋周:一团疙瘩。

  记者:出来一团疙瘩?

  李锋周:嗯,像咱们陕西那个搅团一样。

  李锋周发现,问题出在了加热器的功率上?

  李锋周:我说这次还要麻烦你,再给我做一个,功率再大一点的。

  记者:能有多大?

  李锋周:就现在1200瓦吧。

  当他把1200瓦的加热器装上去后,热米皮还是没有做出来。

  李锋周:结果这次啥都没出,机子直接就冒烟了。

  记者:冒黑烟?

  李锋周:嗯,冒黑烟。

  拆开机器一检查,原来倒进去的米浆全部都烧焦了。看来,这个加热器的功率有点大了。

  李锋周:最后我又给人家打电话,我说你给我功率再小一点吧,我说你做个1100瓦的,我试一下。装上之后结果面皮成型了,做出来的米皮,和咱们那个模具刀片是一样的,成型了,但是吃的话感觉好像它有点黏度。

  如何让机器做出来的热米皮吃起来筋道?这就需要在米皮成形时增加一定的外力,也就是说,只有挤压出来的米皮,才会更加筋道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李锋周反复调试机器,全家人为此连续吃了5个月的米皮。

  李锋周的妻子支晓琳:刚开始的时候天天做,没做成功过一次,面皮做出来以后,给邻居给自己吃,吃的实在烦了给狗吃,狗天天吃都不吃面皮了。

  经过反复试验,口感筋道的米皮机终于做了出来。一投放市场,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。

  米皮加工店老板:筋道,口感好。

  记者:你这个机器一天能做多少斤呢?

  米皮加工店老板:一天能做1000多斤。

  记者:1000多斤,那你以前用手工做能做多少斤呢?

  米皮加工店老板:最多100斤吧。

  在米皮机的基础上,李锋周又设计制造出了面皮机、米皮面皮一体机。他的这些机器不但在国内受到欢迎,还远销到了日本和英国。

  李锋周:是咱们中国人华人带过去的,而且还有好多都是大学生,也有自己创业的。

  现在,李锋周在村里开了一家食品机械加工厂,雇佣了10名工人,专门制造自己发明的凉皮机,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。

  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村主任张明科:大家对他评价很高。

  记者:都是这样是吧?

  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村主任张明科:都说他是我们村里的大能人,也带动了大家共同致富。

  其实,像李锋周父子这样的农民发明家在农村大有人在,他们心灵手巧、热爱生活,把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钻研,最终获得成功。这些难题虽然看起来不显眼,但却是生活中最实用、最接地气的,这样的发明不仅是科技的进步,更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现。